您的位置:首页>创事记 >

传统产业“吐新芽” 全球动态

来源:阳泉日报  

果园中,独立供电线路为玉露香梨种植“保驾护航”;

矿井下,“乌金”被智能化的新设备严密“关注”,生产更高效、更安全;


(资料图)

工厂里,经过1300℃高温锻造,新型堇青石耐火原料从自动化生产线上源源不断“流出”……

近年来,阳泉市积极发挥电力、煤炭、耐火材料等传统产业转型的支柱作用,以低碳、多元、高效、智能为方向,推动传统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科技创新赋能传统产业,努力推动高耗能、高排放传统工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全面提升传统产业核心竞争力。阳泉市坚持龙头引领、园区承载、集群发展,强化产业链建设,以全产业链思维持续壮大新兴产业规模,以优势产业为重点延伸产业链,发挥产业集聚效应。

绿色电力渐成趋势

6月初,玉露香梨树进入夏管的关键阶段。阳泉市郊区测石村的玉露香梨种植园是乡村振兴重点投资项目。因地处偏远,种植园自建成以来长期未能建立独立供电线路。为全力帮扶当地企业发展、助力乡村经济振兴,国网阳泉供电公司主动对接用户,研究解决方案。

经过近半年的建设改造,国网阳泉供电公司为测石村新建高压线路1.6公里,改造低压线路12公里,新增配变容量200千伏安,不仅解决了玉露香梨种植园无独立供电线路的难题,还为测石村其他乡村企业的发展提前完善了供电网络,为测石村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电力保障。

今年以来,国网阳泉供电公司不断加快推进农网升级改造工程,投资1.96亿元,新建和改造10千伏线路133.66公里,新建和改造0.4千伏线路110.26公里,增换配变56台,容量18.5兆伏安,惠及2.77万户农村居民,可有效解决阳泉市乡村供电线路承载能力弱、电压不稳的问题,为地方经济发展赋能添劲。

不仅重视农村地区,今年国网阳泉供电公司还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加快配套电网建设,为企业提供管家式供电服务,切实发挥公司在稳经济、促发展、强信心中的“稳定器”和“压舱石”作用。

加快配套电网建设,提供坚强电力保障一直是国网阳泉供电公司的目标。2021年,阳泉市平定经济技术开发区围绕新能源电池产业链提出建设“新能源电池小镇”的发展思路,目前已入驻9家新能源电池关联企业,年产值13亿元。

为满足新增项目用电需求,国网阳泉供电公司积极与阳泉市平定县政府和阳泉市平定经开区管委会对接,2022年12月正式开工建设新村110千伏变电站3号主变扩建工程,全力满足中煊二期和中冀投一二期项目用电。今年年初,同步启动了新村110千伏变电站4号主变扩建工程相关工作,为“新能源电池小镇”建设再添保障。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今年以来,国网阳泉供电公司加强政企联动,积极推进能源大数据应用实践,重点加强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分析,全力服务地方政府低碳发展。公司依托煤、电、气等能源数据资源,采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72家年综合能源消耗量5000吨标煤以上重点能耗单位,进行能耗异常判定、能耗超标预警、能耗单位整体评价、能源数据质量判定等多项监测分析,及时指导企业调整生产计划,合理高效利用能源,有效降低了能源消耗。

作为国家“西电东送”战略中距离东部最近的一个城市,阳泉市丰富的煤炭资源为发展火力发电提供了充分条件。在发展传统火力发电的同时,阳泉市强力推进光伏、风电等新能源电力项目,建成投运百万千瓦级光伏领跑基地,装机规模从130.28万千瓦提升至173.8万千瓦,新能源电力装机占比达25.48%,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弱到强的快速转变,为全市经济发展注入绿色动能。

设备装上“智能芯”

随着数字变革、智能化发展,煤炭开采进入新纪元。华阳集团勇当煤矿智能化发展弄潮儿。5G下井、智能化装备创新运用,让掘进、采煤、装煤、运输等煤炭生产环节的操作更趋高效、集约。

在华阳一矿调度指挥中心,综采智能化控制系统“太空舱”内,操作人员轻点远程控制启动按钮,位于280米深井下工作面的采煤机滚筒转了起来……

井上遥控操作,就能指挥井下机器采煤,以前想都不敢想。谈起煤炭开采的变化,从父辈出大力、流大汗的人力挖煤,到机械化、自动化割煤,再到远程遥控采煤……职工们切身体验到煤矿智能化发展带来的便捷和安全。

为提高生产效率,在设备更新方面华阳集团亦加大了力度。

在华阳一矿15405高抽巷,随着工作人员调试完毕,崭新的刀盘徐徐转动。这是华阳集团首台直径3.53米盾构机。这台新型盾构机的使用,标志着一矿掘进工作面智能化水平进入新阶段,单进标杆示范矿井建设跑出了“加速度”。

近年来,华阳一矿智能矿山建设成效明显。重要作业场所增设完善视频监控140路,迈入“无监控不作业”新阶段。自主研发的竖井提升系统智能巡检装置投入使用,“六大安全避险系统”完善、智能综合管控平台改进、精准人员定位系统升级和井下应急广播系统扩容全部完成。2023年1月10日通过国家级验收,建成全省首个国家级智能化选煤厂。

与此同时,华阳一矿全力推动系统智能化、智能系统化,加快推进5G、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技术融合应用,初步建立5G承载网,完成“一采一掘”工作面布置,努力打造智能化煤矿行业标杆。创新智能化采掘应用场景,积极投用成套智能化技术装备,优化提升远程集中控制、工况监测效果,不断提升智能化采掘工作面常态化运行水平。同时,大力推广辅助系统无人化、固定岗位无人值守、巡检机器人,应用VR技术提升远程故障诊断和职工培训效果,提高人工智能创建水平。

2020年以来,一矿在集团的领导和支持下,依据国家、省、市和集团公司智能化建设要求,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采掘、地质保障、运输、通风、安监等系统的智能化建设,加快推进部署5G系统,建成21个智能化采掘工作面,实现了采、掘、机、运、通、选等主要生产数据集成和应用。

在国家首批智能化示范煤矿验收过程中,专家组表示,华阳集团在推进智能化煤矿建设的过程中,作出了大量探索和创新,形成了众多智能化煤矿建设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充分彰显了省属国企的责任和担当。

发挥产业集聚效应

阳泉金隅通达高温材料有限公司是阳泉市耐火材料企业的代表之一,它隶属于中国500强企业——北京金隅股份有限公司。

走进公司生产车间,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整齐的全自动机械设备。这是一条年产能力7.5万吨的均质料生产线。该生产线运用系统集成自主创新技术,资源化利用多级品位铝矾土和废弃碎矿,将资源利用率从不足30%提高至90%以上。该项目被列入“国家火炬计划”和“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被行业泰斗钟香崇院士赞誉为“代表着第一个有中国特色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铝矾土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目前,公司推出堇青石耐火原料,该产品具有结构强度高、抗化学侵蚀性好等优点,受到客户的广泛欢迎。

金隅通达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拥有7项发明专利,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2项,参与制定国家、行业标准6项,带动近10户企业配套生产,2022年完成销售收入1.4亿元。

阳泉市耐火产业有着很好的发展基础,以阳泉市郊区为例:现有耐火材料生产企业243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3家,高新技术企业3家,“专精特新”企业4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拥有先进的高温隧道窑86条,各类耐火生产设备2000余台(套),总资产达15亿元,直接生产从业人员约6500人。耐火产品年产量在120万吨左右,约占全国铝硅系耐材制品的16%,2022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1.1亿元。

今年以来,阳泉市坚持顶层设计、强化支持保障,制定出台了《阳泉市促进专业镇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阳泉市支持专业镇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确定包括阳泉市郊区耐火材料专业镇、盂县耐火材料专业镇在内的6个市级专业镇建设,将耐火材料企业作为盘活经济的切入点,聚焦产业集群集聚,发挥阳泉特色优势,锻造发展长板,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来源丨阳泉日报

关键词: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