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创事记 >

天天微资讯!鞠躬尽瘁的主人公是谁?鞠躬尽瘁是什么典故?

来源:襄阳热线  

哈喽小伙伴们 ,今天给大家科普一个小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或多或少的都会接触到鞠躬尽瘁的主人公是谁(鞠躬尽瘁的人物有哪些)方面的一些说法,有的小伙伴还不是很了解,今天就给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关于鞠躬尽瘁的主人公是谁(鞠躬尽瘁的人物有哪些)的相关内容。

鞠躬尽瘁的主人公是谁(鞠躬尽瘁的人物有哪些)


(相关资料图)

罗贯中在小说《三国演义》里,将诸葛亮写成半人半神的人,也许是罗贯中将诸葛亮当成自已的一种价值追求而写。小说毕竟是小说,我们还是要了解历史上的诸葛亮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

他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他是一个有追求的理想主义者;

他有一种“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情怀。

在陈寿的《三国志》里,陈寿写道:“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三国志·诸葛亮传》

被曹操打得四处奔命的刘备,好容易在新野安下身来,刘备当时求才(非求贤)若渴,徐庶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

于是,就有了刘备“三顾茅庐”的传说。

诸葛亮以一篇“隆中对”(应为“草庐对”),令刘备茅塞顿开,刘备感到与诸葛亮相见恨晚。

于是诸葛亮不再“苟全性命于乱世”,而开始了“求闻达与诸侯”的生涯。

在赤壁之战的时候,诸葛亮坚持联合东吴,北抗曹操的战略方针,并亲赴东吴,说服了孙权。

赤壁之战后,大获全胜的孙刘联军中,刘备大赚了一把,武陵太守金旋、长沙太守韩玄、桂阳太守赵范、零陵太守刘度纷纷投降刘备,刘备任命诸葛亮为军师中郎将,并自任荆州牧,治所公安(今湖北公安)。

刘备是一个政客,尽管在赤壁之战后,占有了荆州的江南四郡和南郡的一半。刘备又把目光瞄向了“天府之国”—益州。这也应了诸葛亮“隆中对”里:

“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三国志·诸葛亮传》

刘备在攻取益州时,在庞统和法正的辅佐下,大肆施展政客的手段,益州牧刘璋在内鬼张松的劝说下,居然派法正将兵四千,邀请刘备入川抗曹。

刘璋当时很信任刘备的,毕竟都是一家人,一笔写不出两个刘字。

建安十六年十二月,刘备留诸葛亮、关羽和张飞守荆州,赵云为后备,自己与庞统率军溯流西上向益州进发。 刘璋也从成都赶到涪城亲迎,给了刘备大量的资助。

此时,刘备“并军三万余人,车甲器械资货甚盛”,足以对付汉中的张鲁。

刘备此番带兵西进,是专门打刘璋的,刘璋开门揖盗,悔之己晚。

建安十八年五月,刘备从涪城向成都进军。第二年五月,刘备命关羽守荆州,诸葛亮、张飞和赵云率军入蜀,分兵多路,攻城略地。 建安十九年夏天,刘备攻克雒城,与诸葛亮、张飞、赵云会师,进围成都。

这时,被曹操打败的马超也带兵前来投奔刘备,一直想买后悔药的刘璋只好投降了刘备。

“一笔写出了两个刘字”。

此时的刘备,基本上听不进诸葛亮的建议了,两个人本不是一路人。

建安二十五年正月,曹操去世,曹丕逼汉献帝禅让,代汉称帝,改元黄初。

第二年四月,刘备称帝,建元章武。

这个时候笔者要采用公元纪年了,要不就有点乱。

在关羽被东吴所杀的两年半后,刘备御驾亲征,讨伐东吴。

当时,庞统已经战死,法正也因病去世了,诸葛亮镇守成都走不开。

指挥这场战争的,只能是刘备自己。

东吴的军队,在陆逊的指挥下,集中优势兵力在猇亭大战刘备,连拔蜀军四十余营。

刘备猝不及防,焦头烂额仓皇出逃。蜀军土崩瓦解,狼奔豕突,尸骸塞满长江漂流而下,再也回不了益州。

刘备六月兵败猇亭,八月退回巫县,之后驻跸白帝城。

不久,刘备就染疾在身,回天无力。

此时,刘备又想起了诸葛亮,刘备知道自己没有几天活头了,必须安排后事了。

诸葛亮与刘备的关系,其实很微妙。

庞统和法正,才是刘备的左膀右臂。

刘备对诸葛亮,不过相敬如宾。对法正,才是言听计从。

要不猇亭战役大败后,诸葛亮曾叹息到:如果孝直(法正)还活着,那就一定能阻止皇上东征。就算东征,也不至于败得如此之惨啊!

而今法正已死,关羽、张飞、马超、黄忠、庞统、许靖、刘巴、马良也都去世。有威望有能力的,只有赵云和魏延。刘备能够托孤的,只有诸葛亮了。

“诸葛一生唯谨慎。”因此,当刘备决定攻取益州时,他需要依靠庞统和法正;当刘备需要守住家业时,谨慎的诸葛亮就是合适人选。

刘备在托孤时,同样对诸葛亮使出了政客的手段,刘备对诸葛亮说:先生的才能十倍于曹丕,定能安邦治国成就大业。因此,请先生酌情处理。如果觉得刘禅还行,请先生辅佐他。如果这孩子不成器,不妨自行其是。(假话,试探诸葛亮)

诸葛亮也是明白人,他匍匐在地,泪流满面泣不成声地表示:为臣一定鞠躬尽瘁辅佐皇上,忠贞不二报效国家,直至献出自己的生命。

刘备安心地驾崩了,给诸葛亮留下了一堆烂摊子。

刘备建立的蜀汉政权,并不是铁板一块,蜀汉王朝内部就有了三股彼此制约的政治力量:一、本土士族;二、刘璋旧部;三、刘备亲信。

这三股力量的关系错综复杂。刘备在猇亭一败涂地后,蜀王朝内部的前两股政治力量就开始蠢蠢欲动了。

一辈子假装糊涂的刘禅,根本不糊涂。

他继位之后立即封诸葛亮为武乡侯,开府治事,领益州牧。

言外之意:蜀汉是我的,也是相父你的。我的相父也不是白叫的,你看着办吧,我还要糊涂一会。

有“卧龙”之称的诸葛亮,当然也不是白给的。

诸葛亮先以雷霆手段镇压了蜀汉政府内部的叛乱,然后向东吴示好。

孙权也是明白人,立即与诸葛亮重归于好。

诸葛亮为了自己对刘备的承诺和自己的理想,不得不事无巨细,身必躬亲。

对于最大的敌人—曹魏(此时应称晋),诸葛亮采取的战略方针是以攻为守。

这与诸葛亮在“隆中对”里的战略方针是不符的。

诸葛亮在“隆中对”中的战略方针是:北定中原,复兴汉室,要待天下有变。

现在曹魏是变了,变得越来越强大了。然而,在此时诸葛亮决定北伐。

曹魏非速亡之国,益州非进取之地,诸葛亮非将略之才,这都决定了北伐不可能成功。

难道诸葛亮的脑袋是让门夹了?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实际上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北伐的原因,是益州疲弊,处于“危急存亡之秋”。

诸葛亮之所以北伐,其目的就是以战争加强蜀汉集团内部的凝聚力,如果有趁机作乱者,正好借机除掉。

这时,我们就不难理解诸葛亮为什么不采纳魏延的“子午谷奇谋”。

诸葛亮还杀了马谡,杀马谡是给所有人看的,尤其是蜀汉王朝内部的不安定因素。

诸葛亮要依法治蜀,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谁敢在“危急存亡之秋”作乱,那就是找死。

诸葛亮开始他一生中的六出祁山,道之所存,虽千万人吾往矣。

最终,诸葛亮累死在六出祁山的征途中。

诸葛亮成全了自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名声。

难怪后人如此的推崇诸葛亮。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一个有理想追求的人,用生命之火实现了凤凰涅槃。

关键词: 鞠躬尽瘁的主人公是谁 鞠躬尽瘁的人物有哪些

最新文章